背景:
春耕時節的產糧大省黑龍江變得忙碌起來。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瑞豐合作社負責人姜長革正站在一塊近千畝的地塊上,通過手機監測無人作業智能農機的耙地作業情況。沿著筆直的作業軌跡遠遠望去,幾臺無人駕駛的智能農機正在黑土地上忙碌春耕。“現在正在開展無人作業智能農機集群耙地作業。”姜長革站在地頭自豪地展示他的新裝備,“這臺車去年安裝了農機無人作業系統,特別省人工。車上不用坐人,加滿油,找好地塊,它就可以自己干活了。省時省力還省人工。”伴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完善,智能化農機控制系統可以讓人們的生產真正做到了省時省力。從一定方面上更是推動了智慧農業的發展。

智慧農機管理系統的作用
望著先進的農機裝備,姜長革感慨:“時代真是變了,搞農業不再是一件又臟又累的體力活兒。”往年一進入搶春耕時節,姜長革都會給每臺農機安排兩三個農機手倒班開,要支付不少的人工費用,一天干下來這些農機手也被顛簸得灰頭土臉、腰酸背痛。現在,在近千畝的農田邊上,姜長革根本不用進到地里,只需要點擊啟動,安裝了北斗衛星導航、雷達和各種傳感設備的智能農機,就能自己下地作業,不論是白天晚上還是風霜雨雪,不停歇地把活干了。通過北斗定位和5G通信技術,這種智能農機還能夠實現厘米級的高精度定位,按照標準進行精準化作業。可以說農機出現極大的方便的人們的生產生活。
農機行業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旨在推動農業走向信息化,提高農業生產管理水平,保障農產品生產安全,能有效實現農業生產工業化,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單位產量,促農增收,指導農民精耕細作實現精準農業。精訊暢通的智慧農機信息化管理系統構筑以農機綜合信息化服務網絡和農機綜合監管網絡兩大服務網絡,實現內部辦公與業務自動化,建立農機監理、農機管理、農機推廣和農機化服務等農機業務管理信息系統,使農機業務管理和社會服務完成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