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位于大孝堡鄉東盤糧村的植保田間病蟲觀測場,是我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織實施的全國植保工程建設項目。今年4月份開始啟用的蟲情測報燈,為東盤糧萬畝示范田的蟲災防治提供了及時、準確的蟲情信息。植保站副站長閆壯麗:從檢測到玉米螟的成蟲開始,剛開始誘導的可能很少,一兩頭、兩三頭,逐漸的增加,增加到一個最高點的時候,那就是一個發蛾高峰期。在桌子上堆放的是觀測站的蟲情測報燈一周內收集到的蟲子,根據蟲子數量,農技人員可以推算出昆蟲的發蛾高峰期和對作物的危害盛期。
植保站副站長 閆壯麗:今年就是看玉米螟發生的嚴重不嚴重,嚴重了就提前做出病蟲情報,發放給各個鄉鎮,提前告訴鄉鎮,當前應當注意,什么時候應當去噴藥,來防治玉米螟。

小小蟲情測報燈發揮大作用
蟲情測報燈依據昆蟲趨光性原理,利用光、電、數控技術,實現蟲體遠紅外處理,自動殺死誘集的昆蟲。相比以前依靠氣象預報和田間觀察,蟲情測報燈增強了防控蟲害的準確性、科學性。今年以來,植保站已經利用觀測站發送了五次病蟲情報。
植保站站長 靳職選:比較明顯的是今年針對危害玉米的小地老虎,通過四月份到五月份誘蟲過程,沒有出現小地老虎的蛾高峰,所以預報今年的小地老虎危害就比較輕。再一個是麥蚜,今年也是輕度發生期,通過誘殺,也沒有出現麥蚜有刺蚜的高峰期。
蟲情測報燈為及時、準確提供蟲情信息和指導大面積蟲災防治提供科學依據,最終達到有效控制大田作物病蟲害的目的。
精訊暢通的高空蟲情測報燈專為遷飛害蟲測報而研制,該燈采用高強度探照燈投射為誘蟲方式,投射距離高達300m,彌補了傳統測報燈對遷飛型害蟲誘蟲能力不足缺點。?設備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可自動完成誘蟲、殺蟲、蟲體分散、拍照、運輸、收集、排水等系統作業,并實時將蟲害情況上傳到指定精訊云平臺,在網頁端顯示識別的蟲子種類及數量,根據識別的結果,對蟲害的發生與發展進行分析和預測,為現代農業提供服務,滿足蟲情預測預報及標本采集的需要。目前軟件可自動識別的蟲子共褐飛虱、白背飛虱、大螟、稻縱卷葉螟、草地貪夜蛾等39種蟲體。
(本文來自轉載,若有侵權行為,麻煩盡快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