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和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農業已經逐步向現代化方向轉變和提升。農業機械、生產管理模式、管理系統平臺以及其他生產資料的調配管理方式,都面臨一次更新升級,重新適應現在農業發展的趨勢,緩解市場越來越高的需求與農業產生水平之間的矛盾,繼而提高整個農業產業的發展,向數字農業、設施農業、智慧農業的方向發展,穩定糧食安全、鄉村振興。
農業發展進程中氣象環境起著決定作用,自動農業氣象站,作為一種新型設備,是農業生產活動的重要技術手段。不僅具有傳統的氣象觀測功能,及時提供精準的氣象情報與預報服務,同時能對歷史數據進行分析管理,整合調整生產計劃,有效提升農作物的產量與品質,是實現智慧農業的必要產品。氣象信息對于農業生產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也是今后農業發展趨勢所在。

組成部分:
氣象采集設備:用來收集氣象環境信息,常用的有CO2、氣壓、雨量、風速、風向、光照度、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PM2.5/PM10等傳感器,負責24小時在線監測各自對應的數據。實際應用上結合監測現場,靈活選配;
供電設備:支持電源與太陽能兩種供電方式,采用220V的市電續航能力強;太陽能電池板供電不受市電地理限制,10Ah的電池容量,單次滿電情況下可低功耗運行7天以上;
物聯網云平臺:相當于氣象站的大腦,用來接收、處理、分析、對比、導出下載數據,支持報警設置、賬號管理、智能自控、集中管理、視頻監控、私有部署等功能,用戶則通過安卓、IOS等手機端、電腦端進行管理;
防雨控制柜:氣象采集設備與云平臺之間的數據中轉站,內含負氧離子檢測儀和主機,獲取采集數據后,由控制柜同步到云平臺;
立桿:用來安裝固定氣象采集設備,自帶檢修口,長度為4米;
選配設備:主要數據顯示設備,可選用LED顯示屏、觸摸屏等設備;
在智慧農業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天氣氣象環境不可控就是一個重要原因。氣候變化是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甚至在設施農業溫室大棚生產方式中,氣象因素對于農作物也有較大影響。如普通洪澇,降雪冰雹,大風沙塵等等,嚴重時,不但使作物減產甚至絕收。氣象災害頻發的大環境下,利用自動農業氣象站助力農業智能化發展,切實提升應對氣象災害能力。

應用價值:
1、提高農作物產量:通過自動觀測系統可及時準確地了解氣象波動情況,并將結果以文字或圖形方式記錄,便于農業管理和研究分析,為提高農作物產量做好科研基礎;
2、預測天氣變化及災害:利用測站自動化技術進行天氣預報工作可以減少人工預報的誤差,同時還能使氣象部門能夠更全面、準確地掌握未來一段時間內區域內各種天氣現象及其發展趨勢,從而指導生產活動;
3、改善農業環境:在監測時,自動采集大量氣象環境數據,然后根據這些數據做出相應調整,以便于合理灌溉、施肥等措施;
總而言之,農業領域中,作為作物氣象儀器對作物的生長環境進行監測,對災害進行監控與預測,實現氣象環境產生的在線測量,我國將逐步進入現代化農業化時代。自動農業氣象站也必須要跟上這種形勢下的潮流,不斷改革創新,才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發展智慧農業。
(本文來自轉載,若有侵權行為,麻煩盡快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