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黑龍江省秋收工作已經全面展開。在綏化海倫市,504萬畝的耕地,大豆種植面積就達到了一半以上。目前大豆收獲怎么樣,當地是如何提升大豆產能的?

在這里,農戶使用農業監測設備使大豆產能成倍增長。土壤墑情監測系統能夠實現對土壤墑情(土壤濕度)的長時間連續監測。用戶可以根據監測需要,靈活布置土壤水分傳感器;也可將傳感器布置在不同的深度,測量剖面土壤水分情況。系統還提供了額外的擴展能力,可根據監測需求增加對應傳感器,監測土壤溫度、土壤電導率、土壤PH值、地下水水位、地下水水質以及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光照強度、風速風向、雨量等信息,從而滿足系統功能升級的需要。

農業灌溉系統可根據監測的土壤水分、養分以及作物種類按施肥比例以及用戶配方及灌溉過程參數自動控制灌溉量、吸肥量、酸堿度等重要參數,從而實現對灌溉、施肥的定時和定量。智慧灌溉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可自行實時監測土壤養分、水分含量,監測地表風雨、溫濕度、光照度,以此實現智能精準澆灌合理用水、多樣化噴淋提升農田作物產能,也可實現植物異常(缺水缺肥)預警、自動澆灌,并為農田灌溉做到節水省人力的建議。

精訊暢通的智慧灌溉系統可通過物聯網平臺進行遠程控制管理、環境數據查看,并使用了無線傳感、太陽能供電、內置電池等多方案,同時利用了最新低功耗的無線通信技術,讓安裝與使用更便捷、智能。
使用智慧農業監測設備后的大豆植株平均高度是90cm,并且每一株的大豆都有大約45個豆莢,像這樣的一畝地,畝產可以達到480斤以上。這個品種就是當地的農業專家們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從上百個雜交組合、上萬份的后代材料中選擇出來的品種。我所在的這個地塊在春季種植之前,就已經有企業和農戶簽訂了訂單合同,剛收獲下來的大豆在地里其實就已經被賣掉了,并且它的價格也會高于市場的平均收購價格,這樣也會讓農戶多增收一筆錢。
從2018年開始,當地就逐漸由傳統種植方式向智慧農業進行轉變,通過科技助力,讓種植戶真正實現了掌上務農,大豆的品質自然也是節節攀升。
(本文來自轉載,若有侵權,麻煩盡快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