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快速發展,信息科學技術和多領域科學技術深度融合,誘發新的產業技術革命。新一代信息科技與農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孕育了第三次農業綠色革命——農業的數字革命,使農業進入了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新時代。
在農業數字革命的推動下,世界農業產生了兩大變革:一是產生了以智慧農業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生產方式,讓農業生產更加智慧、更加聰明;二是促進了農業數字經濟發展,激活了數據要素的價值潛能,賦能數字農業農村新發展。

智慧農業的發展
智慧農業是依托互聯網技術、大數據以及遠程監控等現代高科技對傳統農業進行科學化管理,在農業經營與管理的過程中實現資源消耗最低、環境破壞最少,進而實現農業生產成本的降低,實現農業現代化、智能化發展。智慧農業是農業發展的高級階段,也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從管理學角度而言,智慧農業的生產率及能源使用效率更高。
近10來,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農業發達國家高度關注智慧農業的發展,從國家層面進行戰略部署,積極推進農業物聯網、農業傳感器、農業大數據、農業機器人、農業區塊鏈等智慧農業關鍵技術的創新發展。
目前,國際上以美國為代表的大田智慧農業、以德國為代表的智慧養殖業、以荷蘭為代表的智能溫室生產以及以日本為代表的小型智能裝備業,均取得巨大進步,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技術與產品,而且還形成了商業化的發展模式,為我國發展智慧農業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中國智慧農業的發展
我國2014年提出智慧農業的概念,與美國相比落后大約30年。我國農業上應用信息技術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由于我國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均衡,智慧農業在不同地區發展差異較大,東部地區因地理優勢和經濟因素在智慧農業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果,西部地區山區多,發展相對較慢,并且還存在原始的傳統農業。我國智慧農業的發展在2009-2015年進入緩慢增長期,2016-2020年進入快速增長期。
我國智慧農業科學研究在實驗室中的進展迅速,但在實際應用中進展緩慢,并且依托現代化農業設施的發展,主要集中在農田改造、水利設施、電力設施等方面。部分地區發揮其獨特優勢,盡管總體經濟落后。
2016 年,新疆地方政府大力倡導智慧農業概念,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利用智能專家系統與專家智慧庫等技術在呼圖壁縣紅柳塘示范園區進行棉花種植生產布局,并重點建設了123工程,因地制宜,大大推進了當地棉花產業體系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浦東新區在智慧農業發展中成果顯著。第一,初步建立了智慧農業發展體系,建立了大數據中心、智慧農業工作機制和研發平臺;第二,建立農民一點通和惠農通等服務平臺,加強對農民生產技術上的指導;第三,建立了田間檔案記錄及二維碼管理的農產品監控與追溯系統,及時記錄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播種、施肥、施藥等各種數據,為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提供保障;第四,物聯網建設試點初步建立,現有19家智慧農業示范基地,主要利用傳感器在大棚中運用水肥一體化技術進行生產;第五,推動智慧農業發展的同時帶動了一批高科技企業,例如:上海孫橋農業園區、多利農莊等。
2020年,廣東建立了以政府為引的投資引入民間資本,通過1+4+N模式發展智慧農業,即以基礎設施、平臺載體、龍頭企業和新型農民為核心要素,優先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等N個場景和領域進行推廣應用,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從我國農業生產模式及農民文化素質角度來看,智慧農業存在應用難題。由于我國農村人均占地少且文化素質不高,大部分農業生產采用包干到戶及分散經營的小農生產,因此在模式上和技術上存在推廣難題。
比如,想要實現農業生產轉型發展智慧農業的農戶只能自己出資購買相應的設備及軟件服務,這一方面將給農民帶來較大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也會提升農民的生產經營風險。同時,對于新興互聯網技術而言,我國在應用方面還未實現標準規范化發展,許多傳感器、智能設備及機械設備之間無法形成數據信息共享,致使不同廠家的產品只能獨立化運營,無法形成規模化發展,同樣不利于智慧農業的發展。
其次,在農業數據共享方面,不僅我國農村地區信息化建設成熟度不同,導致無法建成健全的農業信息數據共享平臺。同時,由于我國農業統計數據部門較為且各部門的信息化發展程度與技術也存在差異性,進一步加劇了農業數據共享體系建設。具體發展問題包括:不同農業數據統計部門根據自身需求搜集和計算數據,缺乏統一的體系規劃,致使農業數據重復獲取或者存在數據空白問題;農業數據平臺網站較多,但是每個平臺之間界限不清,底層架構的不同導致數據無法實現共享。

智慧農業的未來發展
隨著新技術和新方法的進步,智慧農業所涉及的元件更加微型化、功能也更加多樣化,為智慧農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傳感器等微型元件的低廉化,使智慧農業的發展更為迅速。智慧農業不是簡單的把智能農機搬運到農村作業,還需要一個智慧鄉村及其完善系統的基礎設施和服務保障。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農村地區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民重視文化的觀念越來越強烈,相信智慧農業將會迎來更好的發展期
當前,我國正處于向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入歷史關口,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對變革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大幅度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和生產效率,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本文來自轉載,若有侵權行為,麻煩進行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