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是我國智慧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處于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級階段。對于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來說,加快智慧農業建設,利用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提升農業生產管理水平,是實現本國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在現階段,我國智慧農業的發展仍面臨著很多制約因素,這就需要加快農村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等多方面建設。
智慧農業是什么?
廣義分析,智慧農業主要是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開展農業生產經營。在生產環節,通過35技術可以及時獲取感知農作物生產的環境因素如濕度、溫度等,并通過物物相聯自動調節生產條件、干預生產過程,從而有效提高農產品質量、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競爭力。通過發展智慧農業,實現對農業生產過程的精準化管理,可以顯著提高各類生產資源的配置水平和應用效果,對保護生態環境、節約水資源具有重要意義。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領域,非常有必要加強智慧農業建設。通過應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對農產品生產流通全過程的動態監管、及時追溯、源頭把控。

智慧農業發展方向各級政府應做好智慧農業發展的頂層設計,這樣才可以逐步落實到各地農業發展中。通過統一規劃,實現對行業的有效約束與限制,從而確保智慧農業發展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擾。同時,積極合理規劃智慧農業種植示范基地,并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確保建設投入,提高農民應用積極性。在技術裝備方面,智慧農業的發展需要一定的資源和設備的支撐,這就需要強化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農民在生產中可以使用先進的生產工具。
互聯網+
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我國農業發展正在由傳統向現代轉型。與此同時,在深化改革過程中,政府部門職能也正在轉變。在加強服務的主基調下,為推進智慧農業的發展,政府部門應加大對智慧農業相關技術的研發投入,引進更多的智慧農業實用人才,提高研發成果的轉化率。同時,加快農村土地流轉,促進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為農民提供更大的銷售市場。

智慧農業大棚
智慧農業大棚信息展示屏由液晶板拼接而成,用于展示農業大棚內各無線傳感器采集的環境數據和現場場景;同時展示屏也是展示智慧農業的一個窗口。溫室大棚無線監測系統實現了對影響農作物生長的環境傳感數據實時監控智能調節,采集現場的傳感信號包括:空氣溫濕度、光照、土壤溫度、CO2濃度、土壤水分等,并實時準確的輸出指令智能控制包括大棚風機、微噴罐、滴灌、卷簾機、、CO2發生器、CO2風機等現場設備。同時支持遠程無線信息傳輸功能,可配專用的攝像裝置,實現對現場農作物和環境真實狀況呈現。
溫室大棚傳感器
傳感器包括無線空氣溫濕度傳感器、土壤溫濕度傳感器、土壤PH傳感器、光合有效輻射傳感器等。
傳感器采集的數據經網關轉換成信號接入物聯網信息平臺,超高頻RFID讀卡器經其配套設備設備服務器接入物聯網信息平臺;所有傳感器用于采集農業大棚內影響作物生長的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土壤PH值、光合有效輻射、CO2濃度等環境數據,以及進出農業大棚人員物資信息和農作物生長現場的圖像經物聯網信息平臺上傳到物聯網平臺服務器。

溫室大棚控制系統
傳感器是系統檢測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將溫室環境因子等非電物理量轉變為控制系統識別的電信號 , 為系統管理人員提供判斷和處理的依據傳感器的主要技術指標有 : 線性度 、 靈敏度遲滯、重復性、分辨率、漂移、精度等。
控制器由加熱、噴灌、通風、卷簾設備及其配套PLC及設備服務器組成,當傳感器采集的環境數據與標準值對比超出臨界范圍時,控制器自動啟動相關硬件設備對作物生長環境加熱、施肥澆水、通風、卷簾加減光照輻射,實現作物生長過程精確控制。
點擊查看更多智慧農業解決方案。